第二十四章 诸葛亮的见解(1/2)
() 刘焉的书房并不大,除了他和诸葛亮外,就只有两个人在一边陪伴。这二人一个身材短小不足五尺,容貌看来颇有些獐头鼠目,可说话却如洪钟中气十足,正是刘焉手下谋士张松。而另一人却生得气宇轩昂,龙行虎步,年纪虽然不大,可气势已经不凡。这人是新近被提拔上来的,也是刘焉为他儿子准备的一流人才,黄权!
他们二人能参与刘焉和诸葛亮的交谈,可见也得到了刘焉的信任。刘焉却没有把他的儿子叫来,因为他知道刘璋并不是那种脑筋极快能够很快把握问题关键的人,就算叫来也不会起到什么样的帮助。
宾主客套之后,首先问话的是张松。刘焉特别让这文武二人冲在前面,他才好有机会在后面观察诸葛亮的神态举动,以便从中找到对方的弱点。
张松那大嗓门已经响起:“孔明先生长途跋涉到我西川,应该不只是表达一下对我家主公的敬仰,再顺便游览一下川中的风景吧。先生的真实意图还请告知。”
诸葛亮笑的又有些莫测高深,羽扇标志xìng地轻摇着,道:“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,刘州牧是不是准备要从汉中发兵,进攻西凉了?”
书房中忽然安静了短短一瞬,刘焉那似睁似闭的眼睛也忽然跳动着火花。他那满布皱纹的面上隐约有种神经xìng的跳动,那是他在思考时的一种习惯xìng反应。
一边的黄权却忍不住露出了惊疑之sè,还偷偷望了刘焉一眼。他的变化虽然时间很短,可还是被刘焉清楚看在眼里,不禁心中一叹,暗道:这黄权确实太过年轻,定力不足啊。
他看到了,诸葛亮也同样看到了。黄权的反应无疑印证了他猜测的正确,而他的话也随即接了下去:“三位知道在下是从何处来的么?”
“先生不是从荆州来吗?”黄权问道。
“不瞒各位,在下其实是从长安来。”诸葛亮道,“在前来益州之前,我家主公已经和马腾将军结成了同盟。”
这次连张松都怔了怔,而刘焉目中的火花更盛。这个诸葛亮难道不知道益州和西凉半敌对的关系?他竟然还敢轻易就说出自己的立场?
“既然如此,先生为何还要到我们这里来?”张松道,“难道你们要狂妄到在我们这里显示你们的实力?”
“当然不是!在下这次来一是想劝说刘州牧莫要再打凉州的主意,二是希望能够和益州也同样结为同盟。”诸葛亮虽然在回答着张松,可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刘焉。
刘焉在观察他,他同样也在观察着刘焉。他已经从刘焉的目光中看到对方心中的震惊,而从刘焉的神态上也已判断出他的提议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。
“我为何要听你的,又与你们合作?”刘焉终于开口。他的声音有种沧桑的嘶哑,低沉中却有让人感觉无比威严。
“在下并不是要君郎公听我们的,而是眼下君郎公就只有这样一个选择。”诸葛亮用眼神制止了张松想要反驳的举动,接着道,“君郎公也许还不知道,如果你们贸然进攻凉州,那等待着的必将是个惨败的结局。”
“此话怎讲?”刘焉看来不像是个轻易被吓倒的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