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诸葛亮的见解(2/2)
“君郎公若想进攻凉州,无非要走两条路。一是经祁山过陇西,接着进攻金城和安定,但这条路上要经过羌人的控制范围,而羌人和马腾将军的关系很好,马腾将军在出兵长安之前特别关照羌人为他把守好这条要道。益州兵虽然勇猛,可擅长的是山林战法,一旦到了宽阔之处就难以抵挡羌骑的冲击,这一战只怕有胜无败。”诸葛亮曼声答道。
“那另一条路呢?”刘焉又问。
“另一条路无非是从汉中经箕谷过陈仓,直接插到天水,攻下天水后就能把西凉军截断,让长安的马腾将军失去与后方的联系。然后益州军再继续向西北,攻击陇西、金城,从而控制整个凉州,君郎公说是不是?”诸葛亮随口而谈,却对益州及凉州地理了解甚详,就像是自家院落一般,让刘焉更加惊奇。
这条路确实是刘焉最满意的,他的计划也正是围绕这条线路展开。箕谷和陈仓都是极为隐秘的道路,可如今被诸葛亮一语道破,刘焉的心也为之一沉。
“难道马腾在这条线路上也有所准备?”
“正是!”诸葛亮笑道,“君郎公难道忘记马腾将军的结拜兄弟韩遂了?且不说他,但是那韩遂麾下猛将阎行,恐怕就足以把守住天水,让益州军无功而返吧。而且到那时如果马腾将军再率轻骑与韩遂两下夹攻,君郎公觉得胜算又有几成?”
刘焉再次沉默,而这次的沉默也等于是默认。战场上瞬息万变,诸葛亮所说的不过是理论上的胜负关系,可谁也不能肯定他的话就都是危言耸听。只要有被击败的可能,刘焉就不能冒这个险,因为他的益州也同样是其他实力觊觎的对象。
“就算我们不去攻击凉州,也不用非得和贵军结盟啊。”黄权的话说的有道理,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,保持中立对刘焉也没有坏处。
诸葛亮却没有正面回答黄权的话,只是只盯着刘焉的眼睛,道:“君郎公难道还没有想到与我军和西凉军结盟的理由?”
刘焉却面无表情,道:“先生尽管直说,我等愿闻其详。”
“你我三方结盟,对君郎公来说也许并没有眼前直接的好处,可从长远来看,这个联盟对君郎公、对令郎甚至对益州都有着深远的影响。君郎公难道觉得和曹cāo之间山长水远,与我们虽然接壤,可我们的实力都不强,因此益州就会一直处于安全的地位?”诸葛亮忽然有些严肃,一字字道,“如果真是这样,在下敢说,不出五年,益州就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。保持中立有好有坏,好处在于不得罪每个人,可坏处就在于也有可能得罪了所有人。君郎公想象,到那个时候,这益州的主人又会是谁?他又能承担起这个重任么?”
诸葛亮虽然说的隐晦,可刘焉的心中却是一片雪亮。他的话正说到刘焉最脆弱的地方,让刘焉的面上第三次有了神经xìng跳动,陷入了沉思当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烟火曰:
诸葛亮的合纵是要占一些篇幅的,这样才能推动情节继续发展,才能给曹cāo和曹煜造成压力。所以请大家耐心看下去啊,最多也就一两天了。
至于诸葛亮的能力,在外交上还是很强的,所以他应该能有这样的表现。呵呵这就是烟火设置这样的情节的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