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 来吧,太史子义!(2/2)
想到自己的母亲,太史慈的眼圈仿佛有点红,道:“没想到公子竟能注意过我这无名之人的家人,太史慈铭感五内!我那母亲在我离开的时候就经常胸闷,咳嗽,有时候还喘息得厉害,现在也不知道好些了没有。”
曹煜虽然不是医生,可从太史慈描述的情况来看他母亲多半是得了哮喘。这个病到现代也没有根治的好办法,不过只想缓解还是有可能的。而且让他高兴的是他对哮喘极为了解,因为他自己的母亲就有轻微的哮喘,因此从他小时候起他就不断接触治疗哮喘的方子。
“子义不用担心,我倒是知道一些偏方,能够让令堂病情缓解。”曹煜刻意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对太史慈的称呼,同时也拉近和他的距离,“许昌到你家乡相对近些,这次事情搞好了之后我就陪你回一趟家,顺便医治你的母亲吧。”
太史慈感激之余甚至有些惶恐,他想不通堂堂曹司空的儿子为何对他青睐有加。不过这样聊了一会,他们之间倒是熟络了不少,太史慈的戒备心理也在逐渐减轻。
像太史慈这样重义气的汉子最怕的就是别人对他好,而曹煜也很清楚这一点。古时候的人长期被儒学所影响,思想也相对单纯许多。曹煜虽然年纪不大,可在现代那种复杂的环境成长而来,还是比太史慈有更多的花花肠子。
“只是子义,你虽因刘繇对你有恩而辅助于他,可那并不是你最终的归宿啊。”看到时机已经成熟,曹煜终于切入正题,“大丈夫就是要尽展所学,为天下为大汉鞠躬尽瘁。难道你就满足于在曲阿这样一个小地方做个不知名的将军?刘繇胸中才有多少抱负?他又真能满足你的期望?”
太史慈再次沉默。
曹煜知道自己的话确实有道理,这才能引起太史慈的思考,于是继续趁热打铁:“虽然孙策是你的敌人,可我不得不说,他确实比刘繇强太多。你前些天在神亭岭也曾和他大战了一场……别作出那副惊讶的表情,我就是知道……你自然也了解孙策自己和他身边那些帮手的实力,就算你在泾县募兵,又真能扭转这种战局?我想连你自己都未必肯信吧。”
“对我来说,我也只想为刘将军再做些什么。”身经百战的太史慈又怎会看不清目前形势?可如果让他就这样抛弃刘繇,他实在也做不到。
“我可以跟你打赌,你我现在就往曲阿走,当我们走到那里的时候,刘繇恐怕已经投降了。”曹煜的语气很笃定,“他的性格你更清楚,难道他就是个能打硬仗的人?他又打过几次硬仗?他可以投降孙策,因为他本就胸无大志,能保住衣食无忧就行了,可你呢?难道你也跟着选择孙策,永远留在江东,再也听不到乡音?”
太史慈遥望远方,道:“不过孙策确实是个让人尊敬的对手……”
曹煜看到太史慈对孙策非但并无恶意,反而有些惺惺相惜,赶忙加了点料:“你方才说别人不忠不义,不孝无能,那你自己呢?如今皇上正在许都,家父正缺人手为皇上效力,重新建立我大汉朝堂的威严,可你呢,只是在江东这小地方浪费时间,这是不是不忠?刘繇待你不薄,他若是投降了你不想着如何超越孙策,将来为他出口恶气,反而对孙策的阵营有所依恋,这是不是不义?你若是还留在江东,也不知何时才能回乡,何时才能见到你的母亲,这是不是不孝?现在中原战乱,你一身武力却不敢参与其中,这是不是无能?你若再不尽早做决定,你自己岂不也是不忠不义,不孝无能之人?”
曹煜这一席话把太史慈说得冷汗涔涔而下,却有偏偏找不到话来反驳。曹煜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根针直刺到他心中,让他越发感到有些无地自容。他本以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义气为先,可今日竟像是被曹煜剥光了一般**裸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。
其实曹煜的话也未必全有道理,而且解决这些问题也未必就只有跟着曹煜为他效力这一条路走,可这些话从曹煜的口中说出自然有种先入为主的优势,因此当太史慈拜倒在地问自己该如何是好之时,曹煜终于长出了一口气。
因为他知道,他已经成功扭转了孙策对太史慈的影响,太史慈早晚会到他的身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