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(2/2)
「那我们要去帝京了?」瓦西里一边毫无礼貌地拍打着膝盖上尘土,一边兴奋地问道。
「是的,我们要去首都朝见皇上。」狄锋用只有他和瓦西里能够听见的低声,也是两人才能听懂的辣丁语解释道,「你们能否坐船回国,关键在此一举!」
漠北。
漠北汗妃嫔们的围帐,为普通牧人禁足之地,四周设有栅栏,被漠北汗的亲兵卫士们严密保护。
两个汗帐侍女,推着一小车草料,边走边嘻笑着攀谈。
「刚才那个怪老头儿,好傻呀!别人愿意多花钱买他的草料,他都不卖。难怪这么大年纪,还是那么穷哩。」
「妹妹,你刚来不久,有所不知。老头儿与我们订有君子协议,特选的精草料,非汗帐侍女不卖。」一个年纪稍长的侍女道,「那个老头的草料新鲜嫩滑,咱家大妃那宝贝羊儿,只吃他送的草料,才能产出好的羊奶出来。」
「哦,对了,我听说,」年纪较小的侍女连连点头道,「咱家大妃,虽逾四十,却一直那么漂亮,人传其容颜常驻之术,就是每天喝那宝贝羊儿的羊奶哩。」
「你这个小丫头,怪机灵的,」年长侍女笑道,「进来没几天,知道的事还真不少呢。」
大金山脉。
这座位于西北边陲的山脉,一直寂寂无名地躺卧在草原大漠之中,荒芜原始,人烟罕至。当地的胡族,总是以阿勒泰相称,意为「金山」。或许,这个词表达的是另一层含义,在当地胡人的眼里,他们牧马打猎的故乡,就如金子一般美好、珍贵。不过,帝国工部的几个老官僚却坚持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个地名的含义,硬是从户部要来经费,派遣勘探队入山探察。
有时候,固执的人,上苍亦不免为其打动。经过数十上百年劳而无功的勘探之后,三十年前,一支勘探队在一个无名山谷里安营歇宿,却偶然间发现了天然而成的小金粒。随后,经过一番地毯式的仔细勘查,终于找到了金矿的矿脉。
户部再无抱怨之微词,而是立刻组织矿工前来开采,并请兵部派军进驻戍卫。
从此,已名副其实的大金山脉,热闹起来……
金矿,为帝国经济的发展进献了力量,为工部、户部、兵部的官员们增加了升迁的资本,但同时,却是矿工们诅咒唾骂的对象。
在近三万矿工中,几乎全都是被发配边疆的囚犯。不然,很少会有人愿意到这苦寒偏远的极西北之地来当矿工。或者说,如果要花钱雇人,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,矿工们的工钱实在太贵,户部舍不得,而使用不需要支付任何薪水的囚犯,则几近于无本生意。
充边的囚犯,其实都不那么简单。
从街头混混,到恶霸豪强,从妙手空空的小贼,到拦路剪径的大盗,从贪赃枉法的奸臣子弟,到被诬诟的忠良之后,鱼龙混杂,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。不过,无论以前是风光还是卑贱,是逍遥还是劳累,到了这鸟不拉屎的西北边境的偏远大山里,大家都被刺字黥面,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,睡通炕,喝稀粥,整天在不见天日的狭小坑道中艰辛地采选矿石。
囚犯们当然不甘心如此,尤其是一些见过世面,或者颇有能耐的人。不过,有大批全副武器的正规军镇守,反抗缺乏兵刃,又处于与世隔绝的边疆山区,逃跑很难成功,故而不少人渐渐地死了心,悲苦而无奈地接受了命运的摆布……
不过最近,极少数人的情绪,在慢慢的恢复。他们那颗不羁的心,开始重新砰砰跳动……
「上好的瓦锅!官窑的瓷器咧!」
「白布,黑布,还有缎子哩!」
……
一些马鞭手在车旁大声吆喝着。
做矿工的生意,利比较薄,而且往往是以货易货的买卖,但速捷队却奉行薄利多销的原则,隔上两月就会来此一趟。另外,看押的军人、管事的工头们身上,也有颇多的油水可捞。速捷队拿货偷偷换些被贪污的碎金块之类,利润亦颇为可观。
矿工、兵士等,绕着马车、骡车和骆驼,挑选货物,谈价侃价。
工头和军官们,被几个口才伶俐的马刀手请去吃饭,顺便做些秘密交易。
而笼头赵速捷,却与几个囚犯就一个小瓦罐讲价很久。
金矿区,不仅禁止交易刀剑等武器,连铁器也不许带入。商队入内,须遭受严格的检查才会放行。故而速捷队带来的食具,全都是瓦罐瓦盆之类,而无铁锅铁铲等。
「格老子滴!不合适,就是不合适!」一个原本为天府辖区的地方豪强,名叫鲍郁的矮胖子大叫道,「你去我那灶上试试就晓得,这破烂罐儿,根本煮不熟东西!」
「怎么可能……」
「去毬!」曾为患中原辖区多年的著名劫匪,号称「夺命拐子」的王拐儿,骂骂咧咧地打断赵速捷的话头,「个驴日的!尿罐一个,顶个毬用!不中!」
「咒你个老母咳!」过去是广南辖区著名黑道头目的李疤瘌,也跟着起哄。
「好哒,好哒,大家莫吵哒!」荆湖辖区原游击使,后因贪污受贿被执入狱,但本人却辩称是遭人陷害的杜奇,出来打圆场道,「叫咯个赵鳖去我们灶头上试下,就晓得哒!」
一行人抱着这个小瓦罐,跑进一间茅屋里去试火烧煮。
其他人也都没有注意。
因为像这种试用一下货品的现象,在做买卖的时候,倒也经常碰到……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