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(1/2)
赵迩,四十五岁,黑水辖区辽河人,身材颀长,举止得体,风度翩翩,无愧为礼部的迎宾使者。
赵迩的宦途亦是一波三折,颇为坎坷。中举后屡试不第,前往贫瘠的天脊辖区,亦与狄锋一样,任边关通事,与白象帝国商人多有来往。其间,学会了白象帝国的白象语,也学会了天脊辖区诸少数民族的方言土话,如吐蕃语、彝语等。
在帝国南方当了十年的通事后,赵迩卸职离去,受人介绍,出任黑水辖区总督施威的教馆西席。这是赵迩人生道路的一次重大转折,在给施总督的公子们授课的同时,他获得了较多与总督及各级官员交往的机会。
在这个过程中,赵迩显示出很强的语言学习能力,很快就学会了东北边境地区的渔猎民族——痛骨翕各部落的方言土语,可以自如地与之交流。此外,由于黑水辖区西部亦与氓兀大草原接壤,他还学会了氓兀语。
帝国总督统揽整个辖区的军政大权,故而与边境和内地各族的酋长、头人、部落领袖等有较多的联络交往。看到赵迩的语言才华,施威又把他收作自己的私人通事,每当那些蛮酋们前来进贡,发生争执请求调解仲裁等,都由赵迩来进行翻译。
在业务上,赵迩着力钻研,精益求精,不仅讲求翻译的信、达、雅,而且努力学习迎接、唱颂、宣介、恭送外宾的各种礼仪,确保符合帝国《礼典》之规范。
在帝国的最西南待了十年,又在最东北待了十五年后,三年前,赵迩被巡视东北的礼部尚书田园相中,调入帝京礼部鸿胪寺任鸣赞一职。
现今,在安天平的授意下,礼部把这么一号人物火急火燎地派出帝京,赶来充当圣廷帝国第一军团的迎宾使者,显然是别有所图。
像狄锋这等经历过诸多磨难,尤其是吃过安相手段苦头的人,怎么不知内里蕴藏的祸心?!
然而,他却带着瓦西里,微笑着前去迎接这位迎宾使者赵迩。
“赵鸣赞,一路辛劳!”狄锋笑着施礼。
“呵呵,帝京到这儿有几千里路,赵鸣赞仅花了半个多月就抵达,怎能不辛劳呢?!”
何平的话里却不免带刺。
黑水总督施威虽然是个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,但礼部却是*的地盘,亦是安天平起家发迹的老基地。在礼部熏陶过的人,身上那股子酸气就已经够让武将们讨厌的了,何况铁杆三皇子党的何平,面对一个来自*大本营的人物?!
“何千总说笑了,”经历丰富的赵迩却颇有涵养,丝毫不以为忤,依旧满面春风的样儿,“狄通事,何千总,赵迩此来,仅仅作个迎宾的接伴,为迎接遥远异邦的客人,略尽绵薄之力而已。”
“赵大人何必过谦呢?”狄锋亦和颜悦色,态度诚恳,“能与您这位学贯中外的礼宾大家同行,狄锋倍感荣幸啊!今后,还请赵大人不要嫌弃,狄锋有许多东西要向大人请教呢。”
“狄通事切勿客气。通译之道,赵迩不过略略懂些皮毛而已,比之狄通事的博学多才,更是万万不如呀!”赵迩亦客气地回应,“今后这辣丁语,还请多多指点愚兄。”
“那是当然。”狄锋爽朗地一口应承下来,“我与赵大人虽然是初次谋面,却已一见如故。今后,我们互相学习。”
“如此,多谢狄兄了!”
在客客气气的交谈中,狄锋带着赵迩走进了临时军营、、、
对于黄凌的饭局,于成显然心有余悸,可事关重大,他又不能不硬着头皮前去赴宴。
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,他还是不得不又一次去面对黄凌那张可恨可恶可耻的臭脸!
两人宴饮的地点依旧选在尚未开业的聚乐第帝京分号,还是那间专用花厅。
“有日子没见,于兄清减哩。”一见面,黄凌还是那揶揄的口气,“前一段时间,于兄的政务一定很累,很辛苦吧。”
“黄老弟呀,我于成命苦啊!身居刑部侍郎,为世受皇恩的朝廷命官,如今盗贼遍地,强人嚣张,怎敢不战战兢兢,克尽职守?!让那些可恶的钦犯们逍遥法外,于成心岂能安?!”
“呵呵,小小蟊贼,其实倒也不难对付,帝国的捕快、典狱、推官、提刑,可多得是呀。最怕的就是那种,既当官又做贼,知法犯法,猫鼠一窝,官匪合流,那才是可怕的呢!”
“是啊,是啊!吏部为百官之首,尤其如此。吏部的官员带了这么个好头,底下诸司还不是有样学样嘛!”
、、、
两人口含机锋,兀自斗嘴,明面上嘻嘻哈哈,实则各自讥讽对方。
“于兄厉害呀,不愧当年名震帝京的翰林六谏之首。”黄凌涵养很好,而且成竹在胸,故而一点也不以为忤,他结束开场“客套”,开始步入正题,“可如今,于兄消停了许久,而弹劾直谏的风头,似乎被王大鳄鱼一个人占尽哩。我听说王大鳄鱼正在告御状,锋刃直指人们谈之色变的蓝带司,附带着更捎上了西漠的封疆大吏呢。”
“陛下养只鳄鱼,不用来咬人又能干?!”于成黑着脸,“这次震惊帝国的西京城隍庙血案,黄老弟在其中可居功至伟呀!”
“那还不是于兄你太过性急所致?!如果按说好的兴丰商号门前交人,何至引发此等轩然大波?!”
于成心道,若等你履行君子协议,岂不是缘木求鱼,与虎谋皮?!但他却不再愿辩解,冷哼一声,不再搭话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