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风向倒转(1/2)
秦牧如此一答,这主审的五位官员还有这听审的一众官员实在是坐不住了,这笑声实难控制,所有都大笑了起来。这秦牧呢,似乎这笑意并不是笑他,不但不会不好意思,而且还傻傻地跟着一起笑。
这时丁浩突然大吼一声,道:“你小子倒跟我在这里装傻充愣,谁说你的家乡在庆州的?分明就在骗人!本官来告诉你,你姓秦,这倒不假,不过你的名字并不是秦牧,而是秦良。”
秦牧一听,不由得一愣,这个消息他是怎么打听出来的,如果对自己会不会有什么危险。不过,秦牧转念一想,这丁浩是什么人,他有可能不知道吗?这大理寺可不是一般的部门呀。
见秦牧似乎在想事情,这丁浩越发高兴了起来,道:“呵呵……本官说的没错吧,你叫秦良,而且是犯官之子。因官家仁厚,保你一条命,让你在军中效力,你不但逃出军中,更是在岷州胡打乱撞,你可知这是什么罪?”
秦牧还没有回答,这坐在帘子后面听审的赵祯说了一句:“丁卿,此话倒错了,虽矫诏却并没有给地方带来什么祸事,只不过方式方法有待商榷罢了。”
秦牧一听这声音,总觉得有点儿耳熟,可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,这人到底是谁,怎么好像听过他的声音呢?秦牧刚想说话,便听到丁浩又说道:“即便你在岷州有功,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不是?”
官家一张口,真是很有指导性呀。官家这么轻轻一表态,丁浩这态度立马便变了。秦牧是何等聪明的人,能够让丁浩态度转就的人,地位定然不简单,现在他既然都站在自己这边,那接下来的事情,那就好办了。
秦牧连忙解释道:“小人不知大人从何处听来这样子的消息,小人不胜惶恐。小人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家人,自己的家乡,倘若真如这位大人所言,我是有家乡之人,即便是罪人之后,小人这心里觉得心安。”说完,秦牧还做出一幅伤心的模样。
“少在这里废话,本官告诉你,就凭你矫诏圣旨这一条,还有你作为厢军,竟然出逃,两罪并罚,你还有命在?”丁浩看着眼前的证据,其实根本就不想审这个案子,人证、物证俱在,还审什么审。
只是,也不知道这官家还有这太后心里是怎么想的,不过,既然要审,那就得拿出气势来。多大的官,他没有见过?来了这,还不得听自己的。就凭秦牧这个一穷二白,无根无基还是戴罪之身的人物,能掀起多少浪花?
秦牧一听很是委屈道:“这位大人,小人不知道你为何一定认定我会秦良呢?虽然小人同他姓氏一样,可这大宋天下,多了去的秦氏,难不成都成了小人不成?大人,你说笑了。”
“哟……还不承认?好,本官看,不呈上一点证据,本官看你是不会承认的。”丁浩说完,大手一挥道:“来人呀,带人证!”
秦牧一听,暗道不妙,秦牧根据自己这身体的记忆得知,当时自己在老家也是老大不小的人物了,这周围的邻居没有不认识他的。虽说经过了那么久,自己的相貌有所改变,可是老家人一定也是知道的。
如果真的把这些人押在到堂下来,自己难免不会露馅的。就在秦牧忐忑不安之时,这黄帘子后面的人物,这声音又传了过来:“丁卿,既然审岷州案,那便不要牵涉的太广了。若他真在岷州之事,当真有罪,他是不是厢军,都得处死。若他岷州之事并无罪过,那就是有功了。这厢军出不出逃,都可以将过补过。”
听到赵祯如此表态,丁浩等一众官员,连忙齐呼:“官家英明!”
“好了,不要拍朕的马屁,今天朕过来,是看看你们审案的,你们就当朕不存在吧,平常如何便如何,切莫有了顾忌呀。”
赵祯这话倒讲的轻松无比,要知道你小子在这里说了多少话?虽然只有两句而矣,可是你的每一句都是反驳丁浩,完全打乱丁浩的审案方向。说什么可以当他不存在,这丁浩也只能表示呵呵了。
可是心里怎么想都可以,可是嘴上嘛,得小心一点。所有官员一听,这声音又再次齐声道:“为臣谨记!”
这官家再次开口,这秦牧越发觉得这声音他应该是听过的。其实,秦牧也是个正常人,并不能说,听过某人的声音,便记得终生。只是,这声音实在是太有特点了,不但悦耳而且有些如女子般尖细,可是你仔细一听,仍然可以判断是男子的声音,并不是一个女子的声音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