骆氏古行(2/2)
骆先生心悦诚服:俗语,“慈不掌兵,义不掌财,善不为官”,后生可畏!
撤走棋盘,袁秋华奉上凤戒:请问,您老,和龙凤榜有何渊源?能否坦承?
骆先生说:四面就是四个印章,不同的印符,向不同的帮行,签发符信。
袁秋华喃喃:“博古斋”古玩店,民国,“骆氏古行”,晚清。湖广总督张大人。
骆先生打开编织袋,捧起明成化斗彩瓷瓶、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盘、大清乾隆珐琅彩绿地开光花鸟纹碗、大清光绪茶叶末釉荸荠扁瓶,摆在工作台中央。
古玩市场上见到的清代御窑瓷器,源于五个渠道。一是次色瓷器。瓷器作为手工业产品,在烧造过程中必然有正品、次品,及破损之分。每岁每窑均有选落之件。次色瓷器变价,是清代御窑厂特有的一种瓷器处理办法。变价,就是将次色瓷器出卖以换取现银。在民间见到的有些瑕疵,但却印有清代皇家落款的官窑瓷器,大多应该是景德镇御窑厂变价处理的次色瓷器。
二是皇宫库储瓷器的变卖。在乾隆早期,曾将库储康、雍、乾三朝有款瓷器中破损的或釉水不全的14万余件变卖。乾隆中期,又将康、雍、乾三朝无款瓷器8000余件变卖。乾隆还将存量过多并无用项,或釉水浅薄,或花纹不全,或式样平常的11万余件瓷器也拿出皇宫变卖了。嘉庆皇帝倡行节俭,将皇宫六库存贮的物件全面清理,只留下必须留用的,其他无用以及用少存多的都全部变卖。在这时期,共变卖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四朝的瓷器多达44万余件。
三是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。赏赐的对象既有王公大臣、封疆大吏,也有皇子公主、贵族命妇和身边的侍卫,此外还有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等。清宫档案反映,皇帝赏赐瓷器的品种有很多,如雍正时期既赏瓶、盘、碗,也赏珐琅彩等瓷器。乾隆时期赏赐的瓷器,除了瓶、尊、盘、碗外,还有小件的如鼻烟壶、瓷扳指、瓷带钩、瓷翎管等。
四是洋人抢掠走的皇家瓷器。晚清时期,清王朝国势衰败,西方列强先后两次攻入北京,第一次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,第二次是190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。列强两次进京大肆抢掠,皇家瓷器自然也是在劫难逃。
五是从皇宫盗出的瓷器。皇家大院表面来看戒备森严,但是家贼难防。尤其是清朝晚期,宫里偷盗之事屡有发生,作为存放瓷器的广储司瓷库也不安全。宫中太监杂役等家贼里外勾结,作案手段不一,或挖墙行窃,或揭瓦偷盗,或顺手牵羊。
明代御瓷,每件行价都要八万以上,清代的御瓷,也在三万以上,置换两套房都够了。袁秋华默然看着,等待他明说意图。
骆先生说:了却先祖遗愿,物归原主!开业时,你祖上,借给我祖上,撑门面的。
袁秋华哈哈大笑:一个心愿,秘传三代,忠厚,老实,你不说,我哪知道去?
骆先生掏出杂件,放茶几上:这些个宝贝,对桩了(合你心意了),凭赏!
袁秋华用放大镜,仔仔细细,一一看过,都是真品,货色蛮不错,辽金云纹玉吐鹘(即玉带)、宋代花卉玉逍遥(玉搔头)、清代的铜炉、唐代的玉佛、清乾隆夔龙夔凤纹长宜子孙出廓璧、晚清仿汉饕餮指环、清如意云头纹玛瑙扳指、秦代的瓦当,还有几幅晚清至民国的文人书画,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岁寒图,关山月的兰竹,品类很杂,搁到市面上都能卖出好价钱。
骆先生说:杂件,就是一般般,你看着给吧。
手摸古玉,好似夏夜刚打起的井水般冰凉,和婴儿屁股般的爽滑。玉带是老料新工。所谓“老料新工”,多数情况下指的,并不是未雕琢过的纯净“老料”,而是用“老件”,“残件”,由大改小,或从方改圆,也就是说料是古料,但工是新雕。仿古,再如何精微,古人的工艺,可以学习,但古人的工具,复活不了。
书画,瓷器,家具,可以修复,玉器磕碰,划痕,则难修补。每一件玉质都不一样,汉玉弄清玉补缺口,就是画蛇添足,秦玉用现在的金包断口,就是此地无银,且古玩价值尽毁,真成普通首饰了。改头换面,还保留着剩余价值。
骆先生说:风格、时间、阶段,都对得上么?
高手之间的碰撞,只需要寥寥几句话语,便能推测出对方的实力,无需多言!
骆先生说:您是识货的人,知道它的价值,请你收下它,求你善待这些宝物,可别糟蹋了。
袁秋华说:我要开个当铺,就凭您老这份诚信,我请您老当掌柜的!店面就选华林寺后街的“博古斋”原址,就叫“骆氏典当行”。
骆先生说:当真?
袁秋华说:来,咱击掌盟誓!凭您老这眼力,这胸怀,再合适不过了。我是背后东家,你是当家掌柜,凡事你出面顶着,拜托了!
骆先生说:当家掌拒,是半个东家,我要入股。
袁秋华说:当然!一开始,生意肯定淡薄,划半个铺面出来,卖珠宝,收古玩,可行?
骆先生说:行得通,更稳妥!学徒?
袁秋华说:全凭您老作主。我向您推荐一个熟手,用不用,你说了算。
骆先生说:你通知他,我要先试谈。
袁秋华说:理所当然,严师出高徒嘛。
骆先生的货,不管行情多少,袁秋华一律买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