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2章 抛尸现场(二)(2/2)
“申先生您谬赞了,杜某现在是一筹莫展,毫无头绪。”杜九言无奈道:“说实话,这案子也算是杜某从业以来,碰见的最棘手的案件了。”
张山从屋后跑出来,一边跑一边将手往身上擦着,等看到这么多人愣了一下,冲着单德全行礼。
只因为,杜九言这个案子,难度格外的高一些。
“下游不远就是码头,货船和客船都在那边上下货。”单德全道。
她说着,扫了一眼院子里的情景,几个孩子都是穿的破破烂烂的,她道:“如果你们想的线索和情节有价值,我会出钱买。”
单德全应是。
单德全也努力回忆着当时他去的情况,但什么都没有想到。
张山一愣,单德全也是一怔,这一点他当时没有问张山,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。
杜九言到了河边。
“一共有四艘客船和三艘货船。其中两艘我查问过,剩下的一直在江南不曾来过京中,我送了文书请江南那边协助,得到的答复就是,他们没有丢过客人,也互相都可以作证。”
杜九言颔首,“辛苦单捕头了。”
“单捕头可有空,我想现在去青义河边看看地形,还有几个问题想要去问报官人张山。”杜九言道。
申道儒接过去一看,眉头簇了簇,“这案子老夫去年也听说了,没想到……”他还给杜九言,“不过杜先生能力超群,定能查办清楚。”
单德全拱手,“我今日正好有空,可以陪各位走一趟。”
大家又是一通互相介绍行礼,申道儒道:“老夫抽了一个今年三月的一家父子在家中被杀的案件,线索很少,看卷宗记录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证据和线索。不知道杜先生抽到的是什么案件?”
张山点头应是,想让家里的姑娘搬椅子,可一想这么多人根本不够,就喊着道:“去村里借凳子去,再烧水泡茶。”
“我等在岸边的,就是看着船少了才下网了。”张山道:“我们都弄好了,到家的时候亥时过半,然后就洗洗睡觉了。”
那一堆卷宗,都是一样的,只有他取的这个不一样。
申道儒感同身受地点头,“确实不容易。不过,老夫还要预祝杜先生马到功成,一切顺利。”
“辛苦王爷、杜先生和各位小先生了。”
单德全冲着最大的姑娘问道:“你爹呢?”
“不用麻烦,”杜九言道:“我们问几句话就走,您认真答了,比劳神给我们搬凳子泡茶更好。”
张家村离岸边不远,村口停泊了许多的船只,村民也多以捕鱼为生。
“我、我不记得了。”张山说着,冲着屋里喊道:“孩子他娘,当时看热闹的人,你记得最清楚的是谁?”
单德全指着村口一间房子,道:“那边就是张山的家。”
“那可能会来不及。”单德全提醒道。
“那就有劳了。”杜九言说着,又冲齐代青行礼,“给大人添麻烦了。”
“这是西南讼行的杜先生和各位小先生。”单德全道:“没别的事,你把去年的事,细细的和杜先生说一遍。”
“主要当时又害怕又乱的,也没有多注意旁边有谁。”
张山应是,看着杜九言,“因为快过端午节了,我就打算多做点事。所以连着两天夜里都下网了。”
“当时就在那个地方,”单德全指着河面离岸边不算远的地方,“我们就地打捞过一无所获。所以怀疑女子被人推下来
的时候,就是一丝不挂。”
杜九言就将手里的案件卷宗给他看。
齐代青很客气,“不会,杜先生虽是和燕京讼行比试,但却是帮我们衙门的忙。如果将案子查清了,对于来说,可真是极大的好事。”
“当时尸体是停在这里。”单德全走了几步,左右看看确定了一个地方,“渔网就是普通的渔网,张山拉倒船上后,带上岸的。”
杜九言往外走,视线落在晾晒在竹竿上的渔网,渔网的眼很大,只能网住大鱼,鱼苗和小鱼就能从网眼里逃走。
“叩见王爷!”申道儒带着人行礼,桂王颔首算了应了。
单德全看出来杜九言的意图,提醒道:“船我也查过,在市舶司登记造册,在那天夜里可能会路过的船只,我也查到了。”
见杜九言问完了,他便放了茶盅,正要走,就听到外头有衙役来报,“大人,申先生到了。”
张山一愣,随即摆着手道:“不,不用,真的。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当然,既都是旧案积压,他拿到的案件也不容易。
“碰上了。”齐代青笑着和杜九言道:“申先生他们肯定也是为了案子而来。”
“当时,岸边看热闹的人多吗?”杜九言问道:“你都认识吗?”
心细沉稳不骄不躁。这一点都不像只是二十岁的孩子能有的能力。
他隐隐升起一丝期待来,或许,杜九言真的可以把这个案子查清楚。
二十四点后更新!
因为接下来有三十章我要一章一章上传,就无法做到每一章都看一遍改错别字,所以,接下来的三十章的错别字可能比平时要多一点,请大家多多包涵,后期发现了我再慢慢改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