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谶言再现(1/1)
卫蓁听罢道:“不敢不敢。先生莫要取笑。”吕凌玉再次打量卫蓁一番,又细细思量一番,道:“女公子必有宏图之志,改日请女公子到寒舍一句再细谈。”卫蓁笑道:“先生替家慈看诊,也应到府上答谢先生才是。”二人又说了会儿闲话,卫蓁要留吕凌玉在府上用膳,被他婉言推辞了,卫蓁又拿了之前准备的谢礼,吕凌玉也笑着不肯收下,卫蓁只得作罢,亲自送其出了府。
转日卫蓁遇到四娘,先是谢她推荐吕凌玉替苏夫人诊病,又提起想亲自去拜谢他,四娘笑道:“谢他倒不必了,且去坐坐便是了。”于是待到约定的日子,卫蓁拿了好酒并亲手做的精致点心与四娘一同往其住处。一进院便见一女子正坐下树下调琴,生得杏脸桃腮,玉貌花容,柳四娘过去与她攀谈几句便招呼卫蓁过去,卫蓁笑着问那女子好,那女子只微微点头,柳四娘笑道:“望岳这个时间还在教孩子们读书,我们且在这里等一会儿罢。”卫蓁笑着点点头,随后四娘又指了指那女子道:“这是嬿儿,与我们同住这个院子。”说罢便请卫蓁一同坐下,嬿儿只在那里调琴,并不与她们说话,四娘笑道:“嬿儿是个安静的性子,平日少与外人往来,却是个极好的人。”卫蓁点点头,对嬿儿笑道:“姑娘也喜欢弹琴?”嬿儿并不抬头,只道:“不过是吃饭的营生罢了。”四娘道:“嬿儿乃是杳冥馆的乐伎。”卫蓁笑着点点头,四娘又问:“蓁儿想必也喜爱音律罢?我见蓁儿的房间也有一张琴。”卫蓁笑道:“不过闲时弹着玩罢了。现在也许久未弹了。”嬿儿听卫蓁也会弹琴,抬起头对她道:“琴也有情有感,若常冷落它也感凄凉。”说罢起身道:“既然闲着,便来奏一曲也好。”卫蓁忙推脱道:“怎么敢在此班门弄斧。”嬿儿冷笑一声,道:“莫不是嫌我们这些卖艺之人粗鄙,不配听你弹的曲子。”卫蓁听她如此说,再推辞也实在失礼于是起身道:“以技艺谋生自食其力,令人敬佩还来不及呢。我不过怕在行家面前献丑,若姑娘不嫌弃,我弹一曲便是的。”说罢坐在琴前随手拨动,恰巧此时从吕凌玉房中传出朗朗读书之声,稚嫩的童声配上这琴音,倒更添情趣。
一曲弹罢卫蓁起身笑道:“许久未弹都生疏了,弹得不好还莫见笑。”柳四娘拍手笑道:“弹得真是好。未想蓁儿还有这样的本事。”嬿儿点头道:“抚琴贵在用情,琴音之中有情,必是重情之人。”说罢对卫蓁微微一笑。
正说这只见吕凌玉的房门打开,一群小童欢呼雀跃的从里面跑出来,蹦蹦跳跳十分欢喜,一到院中便呼朋引伴嬉笑玩耍起来,吕凌玉站在门口看着这些孩子,待转头看到卫蓁等人,便走过来道:“刚在房中便听到琴声,倒不像出自嬿姑娘之手。”嬿儿道:“先生好耳力,乃是这位女公子所奏。我如浮萍之人,哪里还配用情呢。”卫蓁听了这话看了看四娘,她冲卫蓁微微一笑,才对嬿儿道:“如今你住在这里,倒也算是有家之人了,不必四处漂泊也不必常发悲叹之声。”嬿儿微微点点头,抱起琴道:“我还有事,便不打扰你们说话了。”说罢微微颔首转身回屋去了。
四娘这才对卫蓁道:“她也是个身世可怜之人,她的父亲是个好酒好赌之人,凡是吃醉了酒或是输了钱便要打骂。后来因还不上赌债便将她卖了,辗转来到耀灵靠弹琴唱曲为生。她虽生得好琴艺又佳,却洁身自好不肯委身奉承,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去。本有个公子倾慕于她,未想是个负心的,山盟海誓一番也不过是过眼云烟。”卫蓁听罢也不住摇头,道:“实在可怜。”四娘对卫蓁笑道:“她对谁都是那副冷脸,你不必介怀。”卫蓁道:“我倒觉得这姑娘虽然性子孤傲,却不比那些口蜜奉承之辈,我倒喜欢她这样直爽的性子。”吕凌玉听罢笑道:“女公子为人率真,倒是好。”说罢又道:“别在这里说话,到房中坐罢。”于是领着卫蓁与四娘往房中去。
吕凌玉请二人坐了,又拿了茶与她们吃,卫蓁将自己准备的礼物奉上,吕凌玉笑道:“礼尚往来,你既送了礼给我,我也有礼可还。”说罢走到内间那了一副字来交于卫蓁,她打开来一看,不由得一惊,只见上书:“未觉蓁芳华梦归,逝如朝露怅人非。逢春再碧连天色,后庭飞花映朝辉。”卫蓁默默念了一遍,抬头对吕凌玉道:“这诗从何而来?”吕凌玉笑道:“怎么?女公子读过此诗?”卫蓁笑道:“说来怕先生不信,我却在梦中见过。”四娘不由得道:“天下竟有这样的事?莫非先生与蓁儿心有灵犀,先生的诗竟出现在蓁儿梦中。”卫蓁看向四娘,只见她虽语气轻松,脸上却有几分落寞之情,于是道:“四娘别多心,我那奇梦乃是几年前的事情,此事说来也怪,我并未与旁人提起过。想必这诗乃是某个世外高人所作,先生偶然而得也未可知。”四娘只是笑笑没说话,吕凌玉则道:“此诗倒不是我作,而是我那日回来又细细算了女公子的八字命理,才得此诗句。女公子收好便是。”卫蓁道了谢,吕凌玉又道:“女公子的过往我也不便细问,只问女公子今后有何打算?”卫蓁沉吟片刻才道:“我视四娘为姊妹,先生乃是四娘的挚友,又对我有恩,所以我也不便瞒先生。我虽一介女流,却不忍家族没落,立志以一己之力再兴卫氏。”吕凌玉听罢拍手道:“甚好!我就等女公子这句话。我虽不喜世间俗事,却与女公子甚是投缘,我倒是愿意助女公子一臂之力。”卫蓁道:“先生此话当真?”吕凌玉笑道:“天命不可为,即使我不助女公子,也自有高人相助。不过既然与女公子投缘,你又与四娘交好,我这些雕虫小技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也该传于有缘之人。”卫蓁忙起身行礼道:“多谢先生。”吕凌玉则道:“你若请我助你,应向我行拜师之礼才是。”卫蓁有些不解的看着吕凌玉,他笑道:“我若教你兵家运筹帷幄之法,你可愿意?”卫蓁问道:“先生为何要教我这些?”吕凌玉笑道:“天机不可泄,你若愿意学,我便倾囊所授,你若不愿意,我也不强求。”卫蓁思量片刻,跪下行大礼道:“学生愿意学。请先生授学生大礼。”四娘在一旁笑道:“如此更好了,蓁儿本就聪慧异常,若再习得兵法必是难得的人才了。”吕凌玉笑着将卫蓁扶起来,才对四娘道:“此学于女子越发难了,她能不能成才便看她自己了。”说罢又对卫蓁道:“今日这礼不全,改日行了正经的拜师之礼,我才称得上你的老师。”卫蓁道:“这是自然。”四娘也道:“即使如此,今日也要痛痛快快的吃一杯才好。”说罢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,三人一同吃酒说笑。
待择了吉日,卫蓁向吕凌玉行了拜师礼,便算是吕凌玉的学生了,每日抽出两个时辰来向其学习兵法,虽然枯燥无味,又是卫蓁从未涉猎之领域,自然十分困难,好在吕凌玉因材施教,循循善诱,卫蓁又冰雪聪明,勤奋好学,所以很快渐入佳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