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(2/2)
「等等!」狄锋伸手制止老侠的冲动,「这种边防大事,是留守使和知县的责任,我们不可越权,不宜插手。先静观其变,待机而动。」
「敌军来了!」
除了陈贵,何平应该是另一位比较镇静的军官了。他手指前方的沙尘,沉声喝道。
狄锋定睛细瞧。
西方确实有尘土高扬,随风拂逸。但指挥过战争的狄锋知道,从尘幕扩张的范围来看,似乎敌人兵力并不算多。
咚咚的战鼓声,嘶嘶的马鸣声,包括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呼喊声,亦在隐隐约约地传来……
战前的气氛,迅即趋于凝重和紧张!
知县王令再也忍受不了,发出一句声嘶力竭的嗷叫后,昏厥了过去!
留守使张明,用两手死死撑住城墙,试图制止身躯像风中落叶一样颤栗。
作为最高城防指挥官的他,居然闭上眼睛,不敢正视敌情!
奔腾的马蹄,耀眼的银甲,闪亮的锋刃,终于穿透沙尘,进入守城者的视野之中……
果然不出狄锋所料,这支部队的人数并不多。纵目扫去,狄锋就估算出这支部队的规模,六十左右的骑兵,三百左右的步兵。
大概是为了虚张声势,营造恐怖气氛,对方刻意将队列的横竖间距拉得很开。而且,他们还弄了十几辆牛车,后头挂上几片大树枝,以激起更大范围的尘埃。但是,人数上的不足,还是令狄锋一眼看出了其兵员规模。
不过,狄锋亦非神仙,也有很多东西完全出乎他的意料。
在边塞数年,狄锋仔细研究过北部草原、西域荒漠地区各大大小小的胡族之武器装备、军队编成和作战方式,把他们当作未来的假想敌来分析、研判,寻找其优缺点,制定相应的抑制对策。
然而,眼前这支部队,与所有的蛮族部队皆大异其趣。
首先,这是一支以步兵为主体的部队,这与各胡蛮基本上以骑兵为主,步兵为辅的特点,完全不同。
其次,他们的装备也非常怪异。
从装甲上说,眼前这支部队的步兵、骑兵皆披银色重甲,好看而威风。胡蛮各族的锻铁工艺,绝对制造不出做工如此精良的铠甲!这种技术水平,已足以媲美轩辕帝国工部的最好工场。胡蛮各族则基本上都是轻装,只有王公贵族和少数亲卫近侍才穿重甲。
从武器上说,他们无论骑手还是步卒,手里不像胡蛮各族那样使用弯刀,而是使用一种带有护手的十字型斫剑。
第三,胡蛮各族在攻城时当然也使用步兵,但大多是一窝蜂的散漫冲杀,轻骑兵亦是毫无秩序地杂陈布列。但眼前这支部队,无论步骑,皆非常讲究阵形。这一点,与轩辕帝国非常相似。
狄锋越看越觉怪异!
数年来,他潜心研究轩辕帝国之劲敌——游牧蛮族的武装,绝没有料到会从荒漠地带杀出这样一支军队!
能产生这样一支部队的国家,不可能是那种纯靠抢掠为生,不事生产,醉心屠杀的游牧蛮族,而应当是一个具有颇高文明水准,很细社会分工,很高技术水平的国家。
可是,自己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国家之存在呀!
在狄锋仔细回忆,努力搜索,认真分析的时候,城下的敌军在一面双头鹰战旗的指挥下,重新调整阵形。
三百六十多名步骑战士,布成一个非常紧密的鱼鳞状的军阵。
巨盾依次相接,构成一道盾墙,前后各列紧密相连,层层卫护,恍若鱼鳞片片相连,顺次覆盖。
刚才是耀武扬威,故而撒开来行军,此刻陡然收缩,军阵面积蓦然缩小,但威势不减。仿佛全部的力量,都缩进那片小小的鱼鳞形军阵之中,随时准备进行迅猛攻击,随时准备来一次威力巨大的迸发!
布阵完毕后,一个打着白旗的骑手跃马而出,跑到城下哇啦哇啦地喊起话来。
可是,他的话,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听懂。
包括通晓各族语言的狄通事,亦是糊里糊涂,不晓得他在几里瓜啦地嚷些啥玩意儿。
那个打白旗的骑官见城头上没有反应,只好向后挥手。
...